汽车业务毛利率 23.2% 超传统豪华品牌,小米集团一季报发布
2025/05/28 | 作者 爱德华 | 编辑 郝琳
摘要:SU7 Ultra车型及周边产品拉动了毛利率增长
5月27日,小米集团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集团收入及盈利均创下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为1113亿元,同比增长47.4%;经调整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幅达64.5%,这也是其单季经调整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元。
在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领域,小米一季度表现亮眼,该分部总收入为186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181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5亿元。财务数据显示,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毛利率为23.2%,较上季度的20.4%和2024年的18.5%均有提升,经营亏损5亿元,亏损幅度收窄。
对于毛利率上涨,小米管理层在当日晚间的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解释称,SU7作为单款产品形成的规模效应显著,通过集中资源打造高销量产品优化了成本结构。同时,小米新零售模式效率为传统车企的2-3倍,较低的渠道成本对利润率提升形成支撑。此外,SU7 Ultra车型及周边产品拉动了毛利率增长,稳定的价格体系和权益政策退坡也促进了销量与利润的平衡。
有行业人士对《凤凰WEEKLY汽车》表示,小米汽车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23.2%的毛利率表现已显著超越传统豪华品牌(奔驰19.76%、保时捷21.02%),但并非终点。目前来看,全国至少还有数百家小米之家有着转型为“汽车+智能家居”体验中心的潜力,渠道成本降低,可以进一步支撑利润率提升。
产品交付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SU7系列交付新车75869台,累计交付量超258000台,其中4月交付量超过2.8万台,成为20万以上价位所有车型的销量冠军。今年2月发布的SU7高端车型SU7 Ultra定价52.99万元起,截至目前锁单数已超过2.3万台,远超预期,且当前SU7订单保持稳定。
在SU7保持稳定订单的同时,小米汽车于5月22日发布第二款新车YU7。据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透露,YU7技术发布后预约咨询量超过同期SU7,截至5月25日留资用户是SU7同期的三倍左右。他表示,YU7受众面比SU7更广,对该车型充满信心。
“SU7发布这么久,没有一款是SU7的对手,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产品力强才没有对手,没有对手就能够保证利润率。”卢伟冰高调表示。
按照计划,YU7将于今年7月正式上市,展车最快本月月底前后到店。
针对两款车型即将同步在售是否会影响SU7销量或导致降价的问题,卢伟冰表示完全不担心。他指出,两款车型基于同平台的摩德纳技术架构,产能复用性和核心器件复用性高,订单比例可参考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的关系。目前小米汽车产能紧张,交付周期较长,暂不存在内部竞争问题。
小米汽车2025年全年设定了35万台的交付目标,按SU7今年累计约12万台的交付量(月均约2.4万台)计算,YU7月交付量预计在1万台左右。卢伟冰称,小米汽车会尽全力提升产能,保障年度交付目标实现,并认为凭借产品力,盈利并非问题。
研发投入上,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研发费用达67亿元,同比增长30.1%,预计今年研发投入将达到300亿元。在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上,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曾宣布,未来五年将投入2000亿研发费用,持续强化技术研发实力。
截至发稿,小米集团-W股价为52.650港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13%。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