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研水平稳步提升
2025/08/15 | via. 媒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
摘要:纽约福德姆大学加贝利商学院兼职教授里克·卡鲁说:“中国每年约有140万名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为华为和比亚迪等与硅谷竞争的技术公司提供了新人才。
今年,清华大学排名有所上升,距离前十名仅有一步之遥。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则在排行榜上分别升至第25位和第45位。该排行榜由《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编纂,研究了来自105个国家和地区的2250所大学。这项评估关注大学的整体学术研究和声誉,权衡从出版物到引用影响等13个因素。
今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大学在短短几年里取得了多大进步。2018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世界前100名中仅有的两所中国大学。现在,中国有十多所大学进入前100名,其中清华大学首屈一指,排在第11位。
数十年来,中国的大学在这类排名中的地位稳步上升,这一成果建立在对教育、学生和人才招募的持续投资之上。中国正在寻求向产业价值链上游攀升,并希望通过对高技术的投资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在去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上,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得到强调。这包括更加重视研究。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2023年,中国的研发支出相当于美国研发支出的96%。而十年前,这一比例仅为72%。
根据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发布的2024年中国影响力报告,2017年,中国的研究产出超过美国,而且此后,被引用的出版物越来越多,这表明中国的研究正在吸引国际学术界的更多关注。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说,过去五年来,研究人员的条件得到改善,获得了更高的工资、更多的研究经费以及住房补贴和医疗保健等激励措施。
今年,浙江大学的名声愈发响亮,作为浙大毕业生的梁文锋,以他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及其高性价比、开源的大语言模型令世界刮目相看。值得注意的是,深度求索的许多人都是完全在中国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年轻人。
纽约福德姆大学加贝利商学院兼职教授里克·卡鲁说:“中国每年约有140万名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为华为和比亚迪等与硅谷竞争的技术公司提供了新人才。”
“中国的科技创新得益于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包括拥有大批工程人才、先进制造生态系统,以及政府对投资科技产业的政策支持。”他说,“人才发展是竞争力的关键。没有一流的人才就不可能有一流的科研。”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