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青年在中国开创事业
2025/07/05 | via. 媒体 肯尼亚《民族报》网站
摘要:凭借这一优异成绩,他从21名学生中脱颖而出,参加了由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组织的中国冬令营。
26岁的薇姬·万盖奇骑着她的电动车熟练地穿梭于中国首都的街道上。在这个以高效多样的公共交通系统而闻名的国家,她发现骑电动车是一种经济实惠的短途出行方式。
万盖奇正在北京交通大学攻读道路与铁路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她一直梦想成为一名土木工程师。因此,当去中国学习的机会来临时,她参加了面试,并成功通过。她在2017年3月与其他34名肯尼亚学生一起来到了中国。当时,她立刻被这个国家庞大的基础设施震撼了。
“在肯尼亚,你可能会认为城镇之间有一条双车道公路就足够了。但在这里,你会看到八车道的高速公路和大量的立交桥。真是令人惊叹!”她在北京的街道上说道。
随后,我又通过微信联系上另一位在中国的肯尼亚学生——27岁的万贾拉·巴卡里。他正在天津师范大学攻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
对巴卡里来说,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学术目的地。他笑着说:“我的世界观开阔了。我结识了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他们成为我一生的朋友。作为一个很好的倾听者,我了解了不同文化是如何处理复杂问题的,这非常令人着迷。”
巴卡里拥有肯尼亚卡比安加大学的传播与公共关系学士学位,正是在本科学习期间,他燃起了对汉语的热情。他参加了汉语水平考试,并获得高分。凭借这一优异成绩,他从21名学生中脱颖而出,参加了由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组织的中国冬令营。“我们参观了长城、天安门广场和故宫等标志性景点,品尝了正宗的中国美食——从火锅到北京烤鸭。”他回忆道。
在一次研讨会上,我又遇到29岁的吉莉恩·瓦妮鲁。她说:“我第一次来中国是在2013年。我在北京学习汉语,直到2016年,然后又在上海获得了工商管理学士学位。”
2022年,她曾短暂返回肯尼亚,但现在已回到北京,在四达时代公司总部工作。她的敬业精神使她获得晋升。如今,她负责将英文剧本翻译成斯瓦希里语,并从事一些配音工作。“我认为自己会成为电视名人。”她说,“我还计划攻读硕士学位,并进一步提升我的汉语水平。我曾梦想去美国,但如今我已经爱上了中国——还有这里的文化和语言。”
肯尼亚-中国校友会的建筑师戴维·吉卡鲁是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学习的。如今回到肯尼亚的吉卡鲁通过活跃的校友网络与他人保持联系。“我们有一个交流群,大家会在那里分享工作机会和建议。”他对今后的国际学生说,“要准备好迎接文化上的冲击,不过要去接纳它。这就是成长的开始。”
ABOUT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