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情书》30年后在中国院线首映受追捧
2025/07/05 | via. 媒体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
摘要:根据近年数据,怀旧相关产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显示企业正积极利用怀念情绪进行营销。
1995年,默默无闻的年轻日本导演岩井俊二因处女作、剧情长片《情书》一鸣惊人。本片除了在日本爆红之外,这部以女子寄往天国的书信,编织出跨越生死及青春的纯爱电影之后在台港及韩国等地很卖座,深深触动无数东亚观众的心灵。
以女子寄往天国的书信,编织出跨越生死及青春的纯爱电影《情书》,曾触动无数东亚观众的心灵。
30年后,适逢中国5月20日的“520情人节”,这部经典之作以4K修复版首次走上中国大银幕,引发热烈的讨论。根据中国“票房网”数据,首日票房冲破7535万人民币,荣登单日票房冠军,打败一众同期新片,包括“五一”档热门作品《水饺皇后》。在微博,此电影的“超话”已经有1.5万多帖文,超过2亿的浏览量。
有关这部日本电影在中国市场的成功,有分析将此现象喻为中国电影“情怀经济”的强势崛起,从1980年代港片《倩女幽魂》到2000年上映的《花样年华》等经典老片,经4K高画质修复后重映屡创佳绩,是让老观众重温旧梦之旅,年轻影迷亦慕名而来。
对此,导演岩井俊二接受BBC采访时说,《情书》当年在日本及东亚获得很好的成绩他感到意外,30年后在中国获得热烈回响他也十分感激。岩井俊二接受BBC中文采访时说:“这部电影是我长片导演生涯的起点。能有一部作品长久为人珍爱,实在是莫大的幸福。这个行业充满挑战,失败屡见不鲜,但或许正因《情书》的存在,我才能持续以热情与活力投入创作。”
1963年出生的岩井俊二数天前在上海对媒体表示,来到上海首映会发现这部老片竟然有那么多年轻观众捧场,他自己十分意外。他表示,《情书》在1990年代并未在中国放映,但他知悉许多中国民众是透过地下盗版光碟市场初次看了这部影片。
一手打造此部电影的岩井俊二,近年来与中国影坛及影展合作紧密。他与一线演员如周迅及导演贾樟柯等人都一起合作过,是少数仍与中国主流影坛合作的日本导演之一。可以说,岩井俊二与华影电视圈的渊源不浅。他的母亲出生在二战时期的大连,多年前与香港导演陈可辛相识后,后者随后邀请他到大连拍摄他的第一部华语片《你好,之华》,在2018年发行,陈可辛担任此片监制,邀请一线演员周迅及秦昊出演,在两岸三地颇受好评,并入围金马奖及金鸡奖等重要奖项。
岩井俊二告诉BBC,自己与中国电影的联结始于自己的作品,如《情书》。他曾表示,除了电影,还透过自己的演唱会及创作音乐与中国朋友交流,也一直持续关注姜文与贾樟柯导演的作品,后者曾与其在《纽约,我爱你》中合作:“我想看的电影很多,但因为忙于创作,连日本电影都少有时间观赏,真希望能有更多悠闲的时光好好欣赏电影。我对杨荔钠导演的《小小的我》印象深刻,这部由易烊千玺主演的电影令人动容。我也很喜欢饺子导演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并期待他的第二部作品《哪吒之魔童闹海》。”
他过去说过,因为母亲在中国出生所以对中国一直有种特别的情感。回到母亲出生地大连拍了自己第一部华语片很有意义。他还说,来中国拍摄前很少离开日本,最多就是去夏威夷度假,平时能见到中国人的机会大概只有在横滨的中华街。
但他一直是华语电影迷。他多次对外表示是台湾已故导演杨德昌的粉丝,他说自己将杨德昌的电影当作认识台湾的“玄关”,甚至帮杨德昌在2000年的大作“一 一”担任预告片剪辑。香港导演曾国祥则在电影《七月与安生》中表示向岩井俊二作品致敬。可以说,在华人圈他是最出名的日本导演之一。
台湾影评人协会理事长、台湾师范大学东亚系兼任助理教授徐明瀚向BBC说,中国观众对岩井俊二并不陌生,电影逢三十周年与中山美穗猝逝重映热卖,实属意料中的事情。
影评人刘宗智指出,这波怀旧经济热潮早有迹象。2021年首次重映时,《情书》以6520万人民币创下同类影片纪录,今年重映前,中国45城超前放映场次几乎座无虚席。当周微博话题“再看一遍《情书》”阅读量飙升至3亿次。
根据中国文娱数据分析平台“灯塔专业版”数据,本片30岁以下观众占比达80%,显现这部30年前的电影对年轻世代的强大穿透力。刘先生将此热潮称为“情怀经济”——以怀旧与感伤为基调的文化产品,吸引观众不仅消费电影,更重拾属于自己的青春记忆。
譬如,2025年上半年,2000年发行的港片《花样年华》导演王家卫“特别版”以超6000万人民币票房刷新重映纪录;1987年老片《倩女幽魂》4K修复版首周票房破1000万,预计达3500万。分析称,这些数字反映了观众对爱情类型片的跨世代共鸣,也是电影艺术与怀旧情怀交织的火花。
关于怀旧经济的讨论,有学者与市场分析师指出,这种趋势反映了人们在快速变迁的现代社会中寻求稳定与舒适的心理需求。许多怀旧商品如复古玩具、老唱片和电影,往往能创造可观的商业价值。根据近年数据,怀旧相关产品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显示企业正积极利用怀念情绪进行营销。
ABOUT / 相关报道